天天速讯:民间故事:名士相聚,你仁我义,请看,这眼仁义井是咋来的?

时间:2023-05-20 14:12:11     来源:顶端新闻


(相关资料图)

河南省汝南县三桥镇臻头河北岸,有一个小村叫仁义井。为啥叫这个名字呢?说起它的来历,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。 东汉末年,朝政腐败,许多读书人不愿做官,喜欢交友游学,做一代名士。在当时的名士中,山西介休人郭林宗和河南正阳人黄叔度的名望最大。 有一年夏天,郭林宗从颖川出发,专程到汝南郡(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)拜访黄叔度。他的到来轰动了汝南士林诸子,其中有个人称“文章泰斗”的袁阆,慌忙杀猪宰羊,办酒备菜,硬把郭林宗迎进客厅,施礼让座,斟上香茶。可是,郭林宗很快发现自己与这家主人趣味不投,起身要走。袁阆再三挽留,郭林宗硬是没用一口茶,离开了袁家。走出袁府,郭林宗信步来到汝南城南臻头河桥北端,感觉饥渴难耐。正当他四顾寻水喝时,见路边有株大树,树旁有口水井,树下有几个人在乘凉喷空。其中有个穿着朴素、斯斯文文的人,正两手捧着水壶在饮水。郭林宗走上前,对着捧水壶的主人作个揖,说道:“先生,借你的水壶提壶水喝,行吗?”水壶主人爽快地把水壶递给郭林宗说:“请用无妨。”不料想,郭林宗接过水壶打水时,不小心把水壶碰到井壁上,只听哗啦一声,水壶破碎掉入井水中。郭林宗的脸“唰”地一下红到耳根,连忙向水壶主人深施一礼,赔情道歉。谁知水壶主人却一叠连声地说:“无妨,无妨。”这一来,郭林宗更感不安,随即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来,双手递给水壶主人。水壶主人忙用手挡回,并劝郭林宗不必拘于常理。郭林宗哪里肯依,就这样,一个要赔,一个退让,二人拉锯似地争执起来。郭林宗见对方文雅知礼,举止不俗,有心与他交个朋友,就提出互通姓名。想不到,两人一通姓名,都禁不住喜出望外,原来此人正是慎阳(今河南省正阳县)名士黄叔度,也是外出游学刚到这里。名士遇名士,只恨相识晚。黄叔度请郭林宗和他一块回慎阳,郭林宗自然十分高兴。 黄叔度,名宪,字叔度,家居慎阳镇十方院(现正阳县油厂西侧)。黄叔度家境贫寒,父亲是个兽医。叔度自幼才智过人,4岁熟背百家姓,5岁攻读四书,6岁倒念五经,看书一目十行,过目成诵,人称“神童奇才”。14岁那年,汝南太守山阴王龚经、功曹袁阆联名荐他到汝南郡做官。他看到朝政腐败,谢绝出任,隐身茅舍,撰写《天禄阁外史》一书。这次,郭林宗迢迢千里而来,黄叔度很想盛情款待,可惜家境寒酸,心里十分过意不去,郭林宗却说:“我们是情投意合的朋友。好朋友是不讲吃喝的呀!” 郭林宗在黄叔度家里,除了促膝交谈,研究学问之外,就是拜读黄叔度撰写的《天禄阁外史》手稿,书文长达数十万言,分上、中、下三个部分。郭林宗读罢,赞不绝口。 朋友相逢,终有一别。郭林宗在黄叔度家居住数日,就要告别还家了。临别时,黄叔度送了一程又一程,不知不觉又来到臻头河桥北头路旁那口水井跟前。黄叔度向农家借了个打水罐子,打了满满一罐子井拔凉水。郭林宗接过水罐,“咕嘟咕嘟”喝了个痛快,笑了笑,说:“这里人好,水也甜呐!”两人就此分手了。 后来,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两位誉满天下的大名士,便把这口井命名为“仁义井”,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,上书“仁义井”三个大字,另刻小字一行:“东汉郭林宗义访黄叔度处”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